2016年3月4日 星期五

2014英國陪人grad-trip之旅 - Day 4 - 泰吾士河畔︰from Tower Bridge to Big Ben

錯過的劍橋之旅


早前計劃行程時,找到了便宜的火車票,大約6鎊來回倫敦與劍橋,所以我們決定了今天來個Cambridge day-trip。

可是,我們想不到英國鐵路的是如此複雜!

前文提過,我們酒店附近沒有鐵路,只有乘巴士向東南往 West Croydon / East Croydon,或向北走至 Brixton,才可轉搭地鐵(Tube) / Overground / 火車;乘巴士向東北走,有一個火車站叫Thornton Heath。

我們的特價火車票,是從倫敦的Liverpool Street火車總站為出發及歸來點,來回劍橋的火車站。須知道,劍橋算是一個小城市,市中心只有一個火車站。但倫敦作為全國最大城市及交通輸紐,火車總站達十多個。可是,它們並非互通 --- 即是,你在任何一個火車站上車,未必可以順路去到另一個火車站。要是車站是互通,但線路未必在同一條,是沒有轉乘優惠的,或者沒有那些跟KM比例收費的政策。

所以,我們在 West Croydon, East Croydon 或者 Thornton Heath 上火車是行不通的。

查過 Tube map,看到 Liverpool Street 可以由兩個方法連接。一、從 West Croydon (下圖綠圏) 乘 Overground 至 White Chapel,轉 Tube 至 Liverpool Street (下圖藍圏)。二、從 Brixton (下圖桃紅圏) 乘 Tube 至 Oxford Circus 轉線至Liverpool Street。兩個方法轉乘都一樣複雜,想到 West Croydon 比 Brixton 近得多,而且我們想試一下坐 Overground,所以選了方案一。


部份 London Tube map 的截圖。請看 West Croydon 是位於 Zone 5 的 T_T 。

我們一早起來,預留了1小時多為到Liverpool Street的交通。先坐了十五分鐘巴士到West Croydon (到Brixton要9個字至1小時),然後找Overground。初時,我們以為第一天在East Croydon看到的電車是Overground,原來非也,它是London Tram。

由月台至列車,Overground非常類似火車。我們一看時間表,原來不是每班車都到White Chapel,因為Overground往北走有很多分支路。而且,班次非常疏,10分鐘以上才有一班車。

有車進來,我們都搞不清它到底往哪個方向,與及經過哪裡。我們"估下估下",不如先上車,如果不對路也可下車轉下一班。


West Croydon Overground 車站月台。
你可以見到,冷冷清清的,指示不多。

上了車,我們望著車門上的地圖,都是搞不清自己往哪裡。坐了一會,才知我們的車突然向西走,到了Crystal Palace。我們必須下車,一是到對面的月台找向北的列車到White Chapel,二是坐回頭向東的列車,到前一個站Sydenham再找向北的列車。

Crystal Palace的車站在一幢古色古香的建築旁邊。一下車,我們到對面月台去。等了一等,有車到,不對路!不似是向北或向東!我們看看四周,關於班次或轉乘的拍示幾乎沒有。我們開始急了,時間好像剩下不到半小時。我們上去大堂,難得地找到一個職員 (在月台是沒有的),細問之下,原來有另一條路往另一個月台,才到White Chapel。那個月台,原來在古老建築裡邊 @.@!雖然古老建築內的車站是美,但是我們都無心欣賞了。班次還是那麼疏,等了很久,終於有車來了,我們上了車,只剩下10幾分鐘,我們就算到了White Chapel還要轉Tube啊!


Crystal Palace 車站月台。
上天橋找大堂,問過職員才知後方的古老建築還有月台。

Overground的車站不似地鐵,隔得比較遠。我們坐了一兩個站,已知劍橋的火車已趕不到了。在 "構想與策劃" 一文中,966亦提過,英國的特價車票,是指定班次的,如果錯過了就倒錢落海了。我們在英國第三天,就遇上如斯狀況,實在始料不及。但也無辦法,劍橋今天去不了,往後還有時間,我們可以再捕一捕特價車票 (畢竟是6鎊和2X鎊的差額!)。今天只好掉換行程了,我們可以玩倫敦市中心 --- 泰晤士河 (River Thames)。上網翻查,從White Chapel,可以轉Tube至一個叫Tower Hill的火車站,那裡就在倫敦著名地標 Tower Bridge 的附近。之後我們可以沿著泰晤士河走,逐一到訪沿岸的倫敦地標。

因為此次經歷,我們再沒有經West Croydon轉Overground到市中心。反而是坐巴士到Brixton轉Tube,無論巴士還是Tube的班次都密,方便得多。不過,這次事件我們都受到教訓。一是如果情況許多,還是早些預約酒店,住進 Zone 1 & 2,可省卻 "大量" 交通時間和 delay risk。二是如果真的住得遠,還是要預留多點時間搭車,因為外國的交通,永遠是你想像不到的。


Tower Bridge: Not the one that is falling down


因為上不到火車的緣故,今天變做另一個London city tour,我們遊泰晤士河。

泰晤士河位於英國南部,全長約338公里,由西向東流經英格蘭的三個郡,穿越倫敦、雷丁(Reading)、溫莎(Windsor)等城市 (以上內容抄考自Wikipedia)。眾所周知,英國最享負盛名的景點,都分佈內在倫敦市中心泰晤士河兩岸。由於景點非常鄰近,我們決定今天由東向西,從Tower Bridge起,慢走於泰晤士河畔,不斷過橋由北岸到南岸、南岸返北岸......,直至西敏寺(Westminster Abbey)為止。全程均搭11號!

第一個點是Tower Bridge。從Tower Hill地鐵站一上來,會經過一座叫The Tower of London的城堡。其實遠眺都可以見到Tower Bridge的上半部。往河邊走去,整個Tower Bridge就在966眼前。

Oh finally! 無數電視、電影、書籍都見到的地標,今次終於親眼見到,還親身走上去...... 966都要引用同胞常用的 "特別激動" 來形容自己的心情。未到過Tower Bridge,都不要說自己來過英國吧。966也想起Robert Downey Jr.主演的福爾摩斯電影(WARNING: 劇透始) 劇情的高潮中有一場在Tower Bridge上的動作戲,而當時的Tower Bridge還是under construction的 (WARNING: 劇透終)

還有,它不是兒歌裡那 falling down 的 London Bridge!London Bridge是另一條跨越泰晤士河的行人橋。未去過倫敦的人 (包括以前的966) 會經常誤會的。


Tower Hill地鐵站。

地鐵站對面就是The Tower of London。

這幅牆是個遺蹟,忘了是否The Tower of London的一部份。

The Tower of London正面,有一大塊草地包著,不知是否古時的護城河。

排著隊進The Tower of London參觀的人們,還有古裝打扮的工作人員。

臨到河邊,還有一座座圓形的城牆。草地和牆邊的花好美~~。

終於一見Tower Bridge的全貌了。

步移景移。

我們上橋去。

橋上的馬路。

好喜歡這一張︰橋的綱鐵結構成了河景的畫框,無論親身看還是在照片裡都像真十足。

橋的中央,路面可向兩方升起,讓大船在這裡通過。
不知道最近有沒有升起過呢?

可是通過的船都是很矮的。
Hello船上的朋友。

橋的裂口位。
站在上面,連一個人經過也有搖的感覺;莫說一輛雙層巴經過,那就更刺激。

站在Tower Bridge中央,照的全河景圖。

到了橋的另一邊 (南岸)。河邊的人行道叫 The Queen's Walk。

快要遠離美麗的Tower Bridge,很不捨得的再照一張。


新舊交融的南岸︰City Hall, More London Riverside, HMS Belfast, London Bridge, Southwark Cathedral, Tate Modern


過了Tower Bridge,到了新舊建築都在一起的南岸。首先是一個被數座簇新的商業中心包圍著的大廣場,中央有造型特別的London City Hall。這數座海邊的商業中心,名叫 More London,進駐公司包括會計界的 Big 4。

途中經過一間 M&S Food,非常節儉的我們,以2-3鎊的價錢,試試買一些中東風情的冷麵來吃。賣相吸引,但味道中伏。

繼續去相︰


More London中央有一平面噴水池,可遠觀亦可褻玩焉 (註︰褻玩,親新而玩弄)。

是日星期天,當地小朋友玩得樂也融融。

我們沿著噴水池的"支流"一直走,走進了高級商廈的中心。
回望,樓縫中仍可窺見Tower Bridge。
兩位旅伴身為未來的建築師,讚歎大廈的設計、座向,實為精心調度,配合了途人的視角與附近的景觀。
有了專業人士的 "導讀",966又學多左樣野"!

回到岸邊,則停迫了一艘戰艦。看岸上的指示牌,知道它名為HMS Belfest (HMS = Her Majesty's Ship),曾於二戰服役。現已退役,永久停泊在泰晤士河,並成為一所博物館。走馬看花的966,當然沒有上去參觀。

走著走著,我們到了真正的London Bridge。這只是一座普通的行車橋,不會開合,那麼London Bridge如何falling down呢?翻查維基大神,原來London Bridge是很古老的一條橋,並多次被拆掉及重建。對上一個 "version",原來已有600幾年歷史。那時候的London Bridge是一條石橋,橋上還有一座座三層高的建築,看上去像一排房子橫跨在泰晤士河上。兒歌裡會掉下來的London Bridge就指這一條,而falling down的原因不明,因為London Bridge從來沒有被"徹底磞潰"。其中一個講法,是於指London Bridge的損毀,因為歌詞亦可如是唱︰London Bridge is broken down ... ,詳細故事請自行查找。而這座舊橋,因為橋孔多而窄,阻礙船隻航行,所以於1831年另起一座新橋,再把舊橋折掉。而今天的 "version",是在新橋上加建而成的。

過了London Bridge,出現了一些古典味的建築。我們走進裡面看看,又見到一個叫Winchester Palace的遺址,以及一座教堂Southwark Cathedral,我們進內參觀了一會。


HMS Belfast 及後方的 Tower Bridge。

London Bridge。

這個叫City of London的座碑,有英格蘭十字徽盾。

Southwark Cathedral。

Winchester Palace Great Hall 的遺址。

再一次走回河邊,不久就見到一座啡紅磚建築,中間直豎一道高高的煙囪。我們到了Tate Modern (泰特現代藝術館)。它原本是一座發電廠,1981年關閉後改為一座博物館,專門展覽現代畫作、雕像、空間擺設等藝術作品。我的旅伴作為半個藝術行業工作者,早對Tate Modern久仰大名 (966又想起大明養小明......),而且它免費進場,所以進裡面參觀一下。可是,我們對展品嚴重缺乏了解,所以看了一兩間房就回到那大大的中庭 Turbine Hall (以前放發動機的地方)。那中庭是為一個大斜坡,看見小朋友在上面上下奔走,很是有趣。因為我們也走了許多路,Tate Modern順便成為我們坐下休息及上厠所的中途站 (再來冇眼睇馬騮emoji)。

離開Tate Modern,正前方有一條好Cyber的行人橋,通往河的北岸,直達St. Paul's Cathedral。此橋名為Millennium Bridge (千禧橋)。我們踏上其中,第二次跨過泰晤士河。


Tate Modern。

#倫敦真係好有文藝氣息系列 #1 #Cosplay

Millennium Bridge。

走在Millennium Bridge上,邁進St. Paul's Cathedral。

望向左手邊,Tower Bridge已縮到很小。我們已走得很遠了。

過了橋,已到北岸。
音樂和河邊的環境異常地夾,令人陶醉。
#倫敦真係好有文藝氣息系列 #2 #打橫彈結他當時第一次見 #好彩唔係大媽唱K


北岸 - 古老倫敦的面貌︰St. Paul's Cathedral, The Royal Court of Justice, Somerset House


英國皇室每逄紅事白事,必在倫敦兩大教堂舉行典禮︰其中一個是西敏寺 (Westminster Abbey),另一個是聖保羅座堂 (St. Paul's Cathedral)。當年Princess Diana與Prince Charles結婚典禮就在St. Paul's Cathedral進行,我們今天就來朝聖。966之前做過research,St. Paul's Cathedral的塔頂可供俯瞰倫敦市景,但進入參觀需要15鎊。同行友人都以節儉為原則,所以966最終沒有進內參觀。

站在Millennium Bridge上,已可行St Paul's Cathedral中央的圓頂。下了橋,向前走過數個街口,則見"整個"教堂。966心忖哪裡是入口?怎麼門那麼小?我們轉右走,則見建築物還有延伸。原來,真正的正門不是面對泰晤士河,而是面向西邊。當我們走到正門時,又再一次 "影極都影唔哂成個教堂正面入境"。那種宏偉,要在這一邊才看到。


面向泰晤士河的一面。

樑上有不少花草及天使面做裝飾。

要過對面馬路,才可拍得St. Paul's Cathedral正面的全貌。
當時還聽見教堂嚮鐘的報時,連串的鐘聲,非常悅耳。

離開St. Paul's Cathedral,我們不回河邊,選擇沿著內街走。我們倒也沒有選錯,這條內街盡是古典建築,幢幢有氣勢,或有故事,非常精彩,可算是一個小驚喜。

去相︰


走進內街,窄窄的街道,古雅的建築,林立著政府機關及商業機構。
星期日,人流稀少,與河邊的熱鬧大相逕庭,我們反為更享受。

腳板已走得累透,找家連鎖咖啡店歇一歇。
少女店員禮貌地問966從哪裡來,966答 "Hong Kong",少女店員也不知謂何。

這木屋好有 哈利波特故事裡賣魔杖的舖頭"Olivander's" 的味道,但實際上它是一間泰國餐廳。
細看木屋外的介紹牌,原來這它是唯一幸存於1666年倫敦市大火的建築物。
而在它附近的所有建築,遠至London Bridge,全都受大火波及和損毀。

有兩位 "猛男" 在屋頂看著你。這是甚麼地方呢?
其實這是一間銀行的分行︰Lloyds Bank Law Court Branch。

這裡是英國皇家司法院 (The Royal Court of Justice)。
裡面集齊了High Court及Court of Appeal。

City of Westminster的界石。
原來City of Westminster跟剛才見過的City of London是倫敦市的兩個分區。
香港的 "歡迎光臨XX區" 地標,就有點像這些 City of XXX 的界石。

走著走著,突然見到一座古典建築異常地 "門常開",又好像不用入場費,故內進探過究竟。跨過正門,大開眼界︰有一四方、對稱的建築正在包圍著我們。正中央是一個偌大的廣場,廣場上有一個偌大的地面噴水池,人們正在玩水。蔚藍的天空,在碧綠色加白色的建築之上,更顯艷麗,無論真人看還是鏡頭看,都像PS上去的。而如此四方工整、色彩鮮明的建築,在我們看過那麼多倫敦建築中所沒有的。

我們站在正門前方,對所見的景像訝異得講不出聲,只顧左影右影,扭來扭去,拍了一張又一張的全景。這裡太美了。旅伴說,這裡的風格有點像法國的宮殿。

我們大模大樣地越過中間的噴水池 (我們老了,沒有濕身),到了建築的另一方。進去,有一展廳,還有一扇大門。原來,建築的外邊,就是河邊了。哈,我們不知不覺中,又回到泰晤士河身邊。離開了美麗的建築,966心忖著原來我們連它叫甚麼名堂也不知。此際,看到一個牌匾,原來它叫Somerset House。

Somerset House 外邊又有一道橋。就這樣,我們第三次跨越泰晤士河!


從拱門中窺看裡邊,Somerset House帶著一絲神秘感。

向前走一點,WOW! So Stunning!

今天第二次見到同款的噴水池!

踏上Somerset House外的Waterloo Bridge,
左邊已不見Tower Bridge的蹤影,右邊卻出現London Eye和Palace of Westminster了。


Side Talk : 東涌東薈城噴水池
這天一日內看見兩個地面噴水池,還有大大小小的途人都在水柱中玩得不亦樂乎。966想起了我們香港也有一個,它在東涌地鐵站B出口外、東薈城及巴士站圍著的廣場上。

曾有一段時間,966常常都會見到小朋友在噴水池上玩耍的情景。那時候,966在某纜車公司裡做intern。每天上下班,噴水池是必經之路。早上當然是水靜河飛,下班時卻熱鬧非常。因為附近有一間International Nursery School,所以每天黃昏,也是一眾中外藉小朋友放學的時間。他們總愛走到噴水池,有些人玩撥水,有些人愛在水中穿梭,最多人愛"試圖"用手或腳捂著噴水口。嘻哈聲之大,遠遠都聽到。而家長們(因為老了)大多不參與其中,只在噴水池外邊笑笑口地望著他們的孩子。

下班時遇上這温馨的場面,966都會駐足看一會。後來噴水池很易壞,經常要維修,966也很珍惜每次能"駐足觀看"的機會。

其實,點解香港唔整多幾個咁"親民"既噴泉?觀塘海濱計劃興建的那個,又貴、又只能遠觀不能把玩,何不造個簡單些的地面噴泉呢?我相信它更能吸引本地人和回頭客。



行到好攰啦︰London Eye, Big Ben, Palace of Westminster


動著疲憊的雙腿,走過Waterloo Bridge,雖然有美景當前,但966也開始無心欣賞,只希望快點走完這趟 "泰晤士河畔兩岸景點遊"。

下橋轉右,河濱大道直往London Eye去。河濱大道相當熱鬧,而且有不同活動進行中,又有小食、紀念品賣。這跟我們剛在內街的寧靜感覺,又截然不同。

London Eye愈來愈近。這座摩天輪,在Waterloo Bridge上看像個打直的呼啦圈,近看則為一個龐然大物。它,比香港中環海濱那個 "山寨" 摩天輪大得多。可是,966從頭到尾都無興趣一坐,那十幾二十鎊,966不捨得花在它之上。


#倫敦真係好有文藝氣息系列 #3 #疑似舊書書展

#倫敦真係好有文藝氣息系列 #4 #街頭塗鴉 #點解冇人油白油既

#倫敦真係好有文藝氣息系列 #5 #沙堆堆沙
#唔好以為細路仔玩泥沙唔關文藝事 #沙雕都係一項藝術創作 #玩泥沙好過玩香港果D膠既Sir滑梯

#倫敦真係好有文藝氣息系列 #6 #William Wordsworth詩人名句
#966幾日後會去William Wordsworth故居參觀添呀

#倫敦真係好有文藝氣息系列 #7 #街頭表演
#以966既standard黎講呢位人兄唱得普普 #但都好過好多香港藝人 #Any肥點都好過大媽唱K

愈行愈近London Eye。
西敏宮 (Palace of Westminster) 以及其鐘樓 "大笨鐘 (Big Ben)" 就在斜對面。

在London Eye底下,看著那 "巨輪",
還有那兩根粗壯、延伸很遠的主力柱,966只能歎一聲 Awwwwwww ~~~

走過London Eye,又有一座宮殿似的建築,裡面卻開放著一間鬼屋 @-@ ??? 不理了,此時966雙腿累到北行鳥,只想快快向對岸的西敏宮和大笨鐘衝去,完成倫敦景點打卡任務。

走上昨天兩次坐巴士都經過的西敏橋 (Westminster Bridge),今次終於可以清楚望見這個倫敦地標 --- 西敏宮和大笨鐘。這個完美角度,966嘗試用相機把它們拍下來,但怎樣也拍不好,因為...背光啊!原來現在已下午6時多,雖離日落時間還有兩三小時,但已開始西斜了。

因為不能完美地捕捉西敏宮和大笨鐘,966有點後悔,為何早上不從這邊開始遊泰晤士河畔呢?

到了北岸,完成今天第四次橫越泰晤士河的 "壯舉"。一雙腳板不斷向我complain...... 一天過四次河真是有點多,該不會再過了。到達大笨鐘的下方,照一個"低炒",唉,都是背光。威武的大笨鐘,竟然灰灰暗暗。

966早上也思疑過連遊西敏寺(Westminster Abbey) 和 白金漢宮(Buckingham Palace) 的可能性,因為它們都在大笨鐘後方不遠處。但看966現在的狀況,再也不願走遠了。所以我們今天的終點就是大笨鐘。我們向前走,尋找地鐵站之際,回頭一望,看到不一樣的畫面......


黑沉沉的西敏宮和大笨鐘。

藍天白雲比大笨鐘更突出。

回頭看,就是London Eye與及那有鬼屋的不知名宮殿。

鐵鳥 和 真。鳥 在同一天空飛翔。
這藍天白雲,即使沒有建築物映襯下,都像PS過一樣的艷。

失望之際,不妨回眸一看。
找對了陽光的方向,笨伯都可變勞力士。

順手照照對面的西敏寺 (Westminster Abbey)。
這就是Princess Diana的葬禮,以及William & Kate婚禮進行的地方。
966太累,不過對面近距離觀賞了。

真是一大驚喜。西敏宮的背面,竟是如此金碧耀煌。
不用鑲金戴銀,只利用牆的顏色和物料,透過太陽的照射,
輕易地發放迫人的金光,高貴、莊嚴得來一點也不俗氣。
西敏宮的設計及建造者,匠心獨韻得令人佩服。

很有意境的一張照 =P

西敏宮後面的公園,有一邱吉爾銅像。

終於找到了地鐵站,我們乘地鐵到Brixton,先hea食麥當勞為晚餐,再轉巴士回酒店去。今天本來是要到劍橋,因為我們太大意錯過火車,換成了泰吾士河畔之旅。雖然景點們看似順路,但貪心卻節儉的我們,過了四次河,不斷遊走北岸和南岸,其實 極 之 疲 累。再有下次,有多少少budget了,966可能選擇坐船遊河,向Tower Bridge上的人say hi都好,嗯嗯。

明天要出發到Lake District玩了,這次不可以再錯過火車了!


地鐵站入口,也是公廁入口。

2014英國陪人grad-trip之旅 - 文章目錄
前篇 - 構想與策劃
Day 1 & 2 - 初到貴境
Day 3 - 倫敦雨中遊︰British Museum, Oxford Street, Hyde Park
Day 4 - 泰吾士河畔︰from Tower Bridge to Big Ben
Day 5 - 向湖區進發︰King's Cross, Euston ... and then ... Windermer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